生活里,一场大病就像一场暴风雨,能瞬间打乱生活节奏,让家庭经济陷入困境。面对未知的健康风险,有人觉得买健康保险是多此一举,有人却视其为“救命稻草”。那么,健康保险到底有没有必要买呢?咱们接着往下聊。
一、健康保险有必要买吗
有必要。
1. 转移 “因病返贫” 的未知风险
疾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痛苦,更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巨额医疗开支。一场大病的治疗费用,往往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,这对普通家庭来说,可能是多年的积蓄总和,甚至会让家庭陷入负债困境。而健康保险的核心作用,就是把这种 “不确定的大额支出” 转化为 “确定的小额保费”。
2. 减轻 “天价外购药” 的沉重负担
如今 “治病贵” 的痛点,很大程度上集中在 “外购特效药” 上。很多治疗癌症、罕见病的关键药物,价格高得惊人:比如治疗乳腺癌的特效药 “赫赛汀”,一瓶价格约 2.5 万;治疗白血病的 “格列卫”,一瓶也要 2.3 万,一个疗程下来,费用足以压垮普通家庭。而配置了包含外购药保障的健康险后,这类费用能得到一定比例的报销,大大减轻患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,让 “救命药” 不再 “用不起”。
3. 弥补医保的 “基础性局限”
几乎人人都有医保,但医保作为国家提供的基础性保障,存在 “报销范围有限、报销比例不高” 的特点:比如进口药、特效药大多不在医保报销清单内,住院费用也需要先扣除 “起付线”,再按比例报销,实际能报销的金额往往无法覆盖全部医疗开支。而商业健康险正好能弥补这一缺口 —— 无论是医保不报的外购药、特需治疗费用,还是医保报销后剩下的自付部分,健康险都能进一步覆盖,让保障更全面,看病时不用再为 “报销之外的费用” 犯愁。
二、健康保险的配备原则是什么
1. 需求优先:不盲目买全,只选 “用得上的”
如果没缴纳社保:优先配置医疗险。医疗险能报销住院、门诊等基础医疗费用,覆盖日常生病就医的开支,解决 “看病花钱” 的基本问题;
如果已有社保:建议补充重疾险。社保能报基础医疗费,但生病期间无法工作的收入损失、康复护理费用等,需要重疾险的 “一次性赔付金” 来覆盖。
2. 顺序原则:先保大人,再保小孩和老人
大人是家庭的 “经济支柱”,无论是夫妻双方中的一方,还是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,一旦因疾病失去工作能力或需要长期治疗,整个家庭的收入就会中断,孩子的教育、老人的赡养、家庭的日常开支都会受到影响。只有先给大人配置好足够的健康保障,确保 “经济支柱” 不塌,才能为孩子和老人筑起更稳固的保护网,避免出现 “大人出事,孩子保单断供” 的尴尬局面。
3. 多重保障:社保 + 商业险结合,覆盖更全面
单一的保障往往不够,想要应对复杂的健康风险,最好的方式是 “社保 + 商业医疗险 + 重疾险” 的组合:
社保是基础,确保 “有保底保障”;
商业医疗险(尤其是百万医疗险)是补充,能覆盖社保不报的大额费用,比如百万医疗险通常有几百万的保额,无论是普通住院、重大疾病,还是意外医疗,符合条件的费用都能报,解决 “大额医疗开支” 的问题;
重疾险是 “收入补偿”,确诊约定重疾后一次性赔付,弥补生病期间的收入损失、康复费用等,让患者不用为 “钱” 分心。
健康保险的核心是 “未雨绸缪”—— 在身体健康时做好规划,才能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。希望以上内容能帮你理清对健康保险的认知,无论是判断是否需要投保,还是规划配置方案,都能少走弯路,真正让健康保障 “护得住自己,守得住家庭”。
编辑:杨阳 来源:马蜂财经/保险